我國轉爐煉鋼廠高度重視“負能”煉鋼技術,實現“負能”煉鋼的鋼廠日益增多。特別是100噸以上的大、中型轉爐,95%以上的轉爐都實現了轉爐工序“負能煉鋼”。回收轉爐煤氣和蒸汽是實現轉爐冶煉能耗“負值”的主要手段。 
我國“負(fu)能煉(lian)鋼”技術的迅速發展得益于以下三(san)方面:
一是煉鋼工藝結構的優化(hua)。隨(sui)著國(guo)內(nei)新建100噸以上(shang)大、中型轉爐的增(zeng)多(duo),配備(bei)(bei)了煤氣、蒸汽回收與余熱發電等設施,為“負能煉鋼”打(da)下設備(bei)(bei)基礎;
二是“負(fu)能煉(lian)鋼(gang)”工藝不斷完善,多(duo)數鋼(gang)廠已掌握“負(fu)能煉(lian)鋼(gang)”的基本工藝;
三是(shi)2005年,國家統計局將(jiang)電力折算系數(shu)調整為電熱當量(liang)值(即(ji)1kWh=0.1229kg)替換原(yuan)來沿用的電煤耗(hao)等(deng)價值(即(ji)1kWh=0.404kg)。煉鋼(gang)能耗(hao)統計值降低,利于實(shi)現“負能煉鋼(gang)”。
重點企業(ye)轉爐煤(mei)氣(qi)噸鋼(gang)回(hui)(hui)收(shou)量(liang)由2010年的(de)平均81m3/t提高到2014年的(de)106m3/t。近幾年,我國(guo)轉爐蒸汽(qi)回(hui)(hui)收(shou)量(liang)有很大提高,但蒸汽(qi)回(hui)(hui)收(shou)量(liang)和壓力差(cha)別較大;先(xian)進的(de)回(hui)(hui)收(shou)量(liang)已達(da)到100kg/t以(yi)上、壓力可達(da)2.5-4MPa,用于鋼(gang)水真空處理(li)、發(fa)電或并入蒸汽(qi)管網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