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日(ri)本經濟新聞》2月9日(ri)稱,日(ri)本將對出口量日(ri)增的中國(guo)產(chan)鋼材加強監控工作(zuo)。該媒體(ti)稱,日(ri)本將對出口量日(ri)增的中國(guo)產(chan)鋼材加強監控工作(zuo)。
日(ri)本的(de)貿易(yi)統計(ji)從(cong)1月開(kai)始加入了“含硼鋼材”這個新(xin)項目(mu),由(you)(you)此可以(yi)掌握日(ri)本進口了多少該(gai)種鋼材。如果可以(yi)確(que)定這是(shi)在利用(yong)事(shi)實上補貼方式(shi)進行廉(lian)價(jia)銷(xiao)售,日(ri)本政府(fu)還可能以(yi)“傾銷(xiao)”為由(you)(you),根據世(shi)貿組織(WTO)協(xie)議采(cai)取反(fan)傾銷(xiao)關稅措施(shi)。
報道稱,中國(guo)2014年的(de)鋼材需(xu)求為(wei)7.4億(yi)噸(dun)(dun),比上年減少3.4%,而(er)粗鋼產(chan)(chan)量增加1%,增至8.3億(yi)噸(dun)(dun)。中國(guo)當局(ju)雖然意識到鋼鐵行(xing)業(ye)出現了產(chan)(chan)能過剩(sheng),但卻(que)無法控制。剩(sheng)余的(de)鋼材流向海外,進而(er)導致全(quan)球市場(chang)行(xing)情(qing)低迷。
《日經新聞》認為,這與中國國內市場沒有關系,剩余(yu)鋼材持續增(zeng)加主要是(shi)(shi)因(yin)為鋼材出口(kou)時(shi)可以(yi)(yi)享受關稅優(you)惠(hui)政策。這是(shi)(shi)因(yin)為出口(kou)退稅實際(ji)上相當于(yu)發放補貼,甚至還出現過退稅高達銷(xiao)售額(e)10%的(de)案(an)例。2014年盡管日元大幅貶值(zhi),但從(cong)中國出口(kou)到日本的(de)鋼材增(zeng)至同比的(de)2.2倍,即147萬噸。有分析認為,這些(xie)鋼材以(yi)(yi)低價為武(wu)器進而擴大銷(xiao)路(lu),主要用(yong)于(yu)建筑工地等。
報(bao)道還(huan)稱,在中國鋼材(cai)廉價出口的(de)背景下,泰國等(deng)亞洲各國也在針對稅制是(shi)否會產(chan)生影(ying)響(xiang)加強“監視”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