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面磨削加工方法的特點和磨削用量選擇

按照平(ping)面(mian)磨床和工作臺的(de)結構特點和配置(zhi)形式(shi),可(ke)將(jiang)平(ping)面(mian)磨床分為五種(zhong)類型,即臥軸矩臺平(ping)面(mian)磨床、臥軸圓臺平(ping)面(mian)磨床、立(li)軸矩臺平(ping)面(mian)磨床、立(li)軸圓臺平(ping)面(mian)磨床及(ji)雙端面(mian)磨床等。

一.平面磨床的類型簡介

(1)臥軸矩臺平面磨床
砂輪的主軸軸線與工作臺臺面平行,工件安裝在矩形電磁吸盤上,并隨工作臺作縱向往復直線運動。砂輪在高速旋轉的同時作間歇的橫向移動,在工件表面磨去一層后,砂輪反向移動,同時作一次垂向進給,直至將工件磨削到所需的尺寸。
(2)臥軸圓臺平面磨床
砂輪的主軸是臥式的,工作臺是圓形電磁吸盤,用砂輪的圓周面磨削平面。磨削時,圓形電磁吸盤將工件吸在一起作單向勻速旋轉,砂輪除高速旋轉外,還在圓臺外緣和中心之間作往復運動,以完成磨削進給,每往復一次或每次換向后,砂輪向工件垂直進給,直至將工件磨削到所需要的尺寸。由于工作臺是連續旋轉的,所以磨削效率高,但不能磨削臺階面等復雜的平面。
(3)立軸柜臺平面磨床
砂輪的主軸與工作臺垂直,工作臺是矩形電磁吸盤,用砂輪的端面磨削平面。這類磨床只能磨簡單的平面零件。由于砂輪的直徑大于工作臺的寬度,砂輪不需要作橫向進給運動,故磨削效率較高。
(4)立軸圓臺平面磨床
砂輪的主軸與工作臺垂直,工作臺是圓形電磁吸盤,用砂輪的端面磨削平面。磨削時,圓工作臺勻速旋轉,砂輪除作高速旋轉外,定時作垂向進給。
(5)雙端面磨床
該磨床能同(tong)時磨削(xue)工件兩個平行面,磨削(xue)時工件可連(lian)續送(song)料,常用(yong)于(yu)自(zi)動生產(chan)線(xian)等場合(he)。

2.平面磨削的形式

以砂輪工作表面的不同,平面磨削可分為周邊磨削、端面磨削以及周邊一端面磨削三種方式。
(1)周邊磨削:又稱圓周磨削,是用砂輪的圓周面進行磨削。臥軸的平面磨床屬于這種形式。
(2)端面磨削:用砂輪的端面進行磨削。立軸的平面磨床均屬于這種形式。
(3)周邊(bian)一(yi)端(duan)面(mian)磨(mo)削:同時用(yong)砂輪的圓(yuan)周面(mian)和端(duan)面(mian)進行(xing)磨(mo)削。磨(mo)削臺階面(mian)時,若臺階不深,可在臥軸矩(ju)臺平面(mian)磨(mo)床上(shang),用(yong)砂輪進行(xing)周邊(bian)一(yi)端(duan)面(mian)磨(mo)削。

二、平面磨削的特點

平(ping)面磨削的形(xing)式(shi)不同,其特(te)點也各不相同。

1、周邊磨削的特點
能減少工件受熱所產生的變形,有利于提高工件的磨削精度。適用于精磨各種工件的平面,平面度誤差能控制在0.01~0.02mm/1000mm,表面粗糙度可達Ra0.8~0.2μm。但由于不磨削時要用間斷的橫向進給來完成工件表面的磨削,所以生產效率低。
2、端面磨削的特點
彎曲變形小,剛性好,可選用較大的磨削用量。上產效率高。工件容易產生熱變形和燒傷。只適用于磨削精度不高且形狀簡單的工件。為改善端面磨削加工的質量,可采用以下措施:
①選用粒度較粗、硬度較軟的樹脂結合劑砂輪。
②磨削時供應充分的切削液。
③采用鑲塊砂輪磨削。
④將砂輪端面修成內錐心,使砂輪與工件成線接觸或調整磨頭傾斜一微小的角度,減少砂輪與工件的接觸,改善散熱條件。
3、周邊一端面磨削的特點:磨削用量不宜過大。

三、平面磨削的方法

1.橫向磨削法

橫向(xiang)磨(mo)(mo)削(xue)在磨(mo)(mo)削(xue)時,當工作臺(tai)縱(zong)向(xiang)行(xing)程終了時,砂輪主(zhu)軸或工作臺(tai)作一(yi)次橫向(xiang)進給,這時砂輪所(suo)磨(mo)(mo)削(xue)的(de)金(jin)屬(shu)(shu)層(ceng)厚度(du)就是實際背吃刀量,待工件(jian)上第一(yi)層(ceng)金(jin)屬(shu)(shu)磨(mo)(mo)去后,砂輪重新作垂向(xiang)進給,磨(mo)(mo)頭換向(xiang)繼續作橫向(xiang)進給,磨(mo)(mo)去工件(jian)第二層(ceng)金(jin)屬(shu)(shu)余量,如此往復多次磨(mo)(mo)削(xue),直至切除全部(bu)余量為止。

橫向磨(mo)削法(fa)適用(yong)于磨(mo)削長而寬的(de)平面(mian),因(yin)其磨(mo)削接觸面(mian)積小(xiao),排屑、冷卻條件(jian)好,因(yin)此砂輪不(bu)易(yi)堵(du)塞,磨(mo)削熱較小(xiao),工(gong)件(jian)變(bian)形小(xiao),容(rong)易(yi)保證工(gong)件(jian)的(de)加(jia)工(gong)質量(liang),但生產效(xiao)率較低,砂輪磨(mo)損不(bu)均(jun)勻(yun),磨(mo)削時須注(zhu)意(yi)磨(mo)削用(yong)量(liang)和砂輪的(de)選擇。

2深度磨削法

磨(mo)(mo)削時砂(sha)輪(lun)(lun)只作兩(liang)次垂直(zhi)進給。第一次垂直(zhi)進給量等(deng)(deng)于(yu)粗(cu)磨(mo)(mo)的全部(bu)(bu)余(yu)(yu)量,當工(gong)作臺縱向行程(cheng)(cheng)終(zhong)了(le)時,將砂(sha)輪(lun)(lun)或(huo)工(gong)件沿(yan)砂(sha)輪(lun)(lun)軸線(xian)方向移(yi)動3/4~4/5的砂(sha)輪(lun)(lun)寬度(du),直(zhi)至切(qie)除工(gong)件全部(bu)(bu)粗(cu)磨(mo)(mo)余(yu)(yu)量;第二次垂直(zhi)進給量等(deng)(deng)于(yu)精磨(mo)(mo)余(yu)(yu)量,其磨(mo)(mo)削過程(cheng)(cheng)與橫(heng)向磨(mo)(mo)削法相(xiang)同。

也可采(cai)用(yong)切入磨(mo)削法(fa),磨(mo)削時,砂輪先作(zuo)垂向(xiang)進給,橫向(xiang)不(bu)進給,在磨(mo)去全(quan)部余量(liang)后(hou),砂輪垂直退刀,并橫向(xiang)移動4/5的砂輪寬度(du),然后(hou)再(zai)作(zuo)垂向(xiang)進給,先分段磨(mo)削粗磨(mo),最后(hou)用(yong)橫向(xiang)法(fa)精磨(mo)。

深度磨削法的(de)特點是生產效率高,適用于(yu)批量(liang)生產或大面(mian)積磨削。磨削時(shi)須注(zhu)意工件裝夾鬧固,且供應充足的(de)切削液冷卻。

3.臺階磨削法

它是根據(ju)工件(jian)磨削(xue)余量的大小,將砂輪修(xiu)整(zheng)成階梯形(xing),使(shi)其在(zai)一(yi)次垂直進給中采用較小的橫向(xiang)進給量把整(zheng)個表面余量全部(bu)磨去。

用(yong)臺階磨削法(fa)加工時(shi),由于磨削用(yong)量較(jiao)大,為(wei)了保證工件質量和提高砂(sha)輪的使用(yong)壽命,橫向進(jin)給應緩(huan)慢一些。臺階磨削法(fa)生產效率較(jiao)高,但修整砂(sha)輪比較(jiao)麻煩,且(qie)機床須具(ju)有(you)較(jiao)高的剛(gang)度(du),所以在應用(yong)上受到一定的限制。

四、平面磨削砂輪及磨削用量的選擇

1.平面磨削砂(sha)輪(lun)的選擇

當用砂輪(lun)(lun)的圓周磨削時,一般(ban)選用陶(tao)瓷結(jie)合劑的平行(xing)砂輪(lun)(lun),粒(li)度為F36~F60,硬度在(zai)H~L之(zhi)間。

當用砂輪的端面(mian)磨(mo)削時(shi),由(you)于(yu)接觸(chu)面(mian)積大(da),排屑困難,容(rong)易發熱,所以大(da)多(duo)數采用樹脂(zhi)結合劑的筒形或鑲塊砂輪,粒度為F20~F36,硬度在J~L之間(jian)。

2.磨削用量的選擇

(1)砂輪的速度
(2)工作臺縱向進給量:工作臺為矩形時,縱向進給量選1~12m/min。
(3)砂(sha)輪垂直進給(gei)量:其大小是依據(ju)橫向進給(gei)量的(de)大小來確定。

更多信息:
請進入法鋼特種鋼材有限公司耐磨鋼板新聞資訊
JFE耐磨鋼板
迪力邁耐磨鋼板
耐磨鋼板切割下料
耐磨鋼板焊接